印尼峇迪航空(Batik Air)一架波音737客機降落時遭遇強勁側風,導致客機落地時機身嚴重向右側傾斜,機翼差點觸地,所幸機身很快便恢復平穩,並未釀成事故。 綜合外媒報道,事發於6月28日,載有177人的峇迪航空編號PK-LDJ波音737客機,從印尼安汶島(Ambon)飛往首都雅加達近郊的蘇卡諾哈達國際機場 (Soekarno-Hatta International Airport)。 相關新聞
吉利汽車(0175)公布,7月汽車總銷量約23.77萬部,按年增長約58%;其中,新能源車品牌極氪銷量1.7萬輛,升約8%;領克銷量2.72萬輛,升約28%。今年首7個月,吉利汽車總銷量約164.69萬輛,按年升約49%除上述所披露的銷量外,吉利旗下寶騰於2025年7月實現汽車銷量1.41萬部,較去年同期增長約
香港海關今日(8月3日)香港國際機場偵破兩宗行李藏毒的販毒案件,共檢獲約20公斤懷疑大麻花,市值約400萬元,拘捕兩名由泰國曼谷抵港外地旅客。 兩宗案件分別涉及35歲及48歲外地男旅客,均由泰國曼谷飛抵本港。關員清關時,在兩人寄艙行李分別發現約10公斤懷疑大麻花,遂把他們拘捕。兩案被捕男子各已被控一項販運危險藥物罪名,案件明日(8月4日)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。 海關強調,會繼續根據情報分析,加強
內容: 政經自由標籤: 保安局郭富城太空油獨媒報導毒品依托咪酯【獨媒報導】保安局禁毒處今日(8月3日)舉辦「禁毒新『型』態」宣傳活動,宣布新增「依托咪酯」24小時舉報熱線,市民可透過致電、WhatsApp及微信進行舉報。藝人郭富城獲任榮譽禁毒專員,並創禁毒3式手勢,配合口號:「聽我講,企硬,唔take嘢。」指「太空油」令人多遐想、須撕破臉具保安局禁毒處今午在油塘大本型商場舉行「禁毒新『型』態」宣傳活動,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主持、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李國棟、保安局常任秘書長李百全、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、署理禁毒專員陳婉嫻等出席主禮儀式,宣布藝人郭富城擔任榮譽禁毒專員,並即場委任約50名青年加入「青年校園禁毒大使」 。保安局局長鄧炳強郭富城自創禁毒3式手勢,配合口號:「聽我講,企硬,唔take嘢」,宣揚禁毒訊息。他向一眾禁毒大使表示,要盡量在校園觀察有沒有同學吸食「依托咪酯」,「如果有人不幸吸食依托咪酯,你哋就一定要去舉報佢,救佢哋出呢個毒海。」他又呼籲市民多加留意身邊的人及小朋友。活動除了有禁毒互動小劇場,以故事形式向在場青年講解「依托咪酯」禍害,亦安排一眾官員撕毀印有「太空油」名字橫額,並仿效林則徐「燒毁」毒品。被鄧炳強稱為「女版林則徐」的陳婉嫻表示,「太空油呢個名令人有好多遐想,我哋一定要撕破佢哋嘅臉具,將佢正名為依托咪酯。」局方同時宣布新增「依托咪酯」24小時舉報熱線,可透過致電、WhatsApp及微信進行舉報,並在新學年的健康校園檢測中加入「依托咪酯」。鄧炳強致辭時表示,毒品很多時候將名字改到「好有型」,如「太空油」為名欺騙年青人去吸食,但吸食後會導致抽搐、失去知覺、流口水、脫髮、爛臉,甚至性器官變形,「直程好似喪屍咁,所以呢啲絕對唔係型嘅,識得抗毒先係型」。香港中毒控制中心毒理學參考化驗室顧問醫生張耀君分享指,毒品不會有臨床測試,形容毒犯將病人當作「白老鼠」,並提及有吸食「依托咪酯」的年輕女性曾遭性侵犯,甚至強姦致染上性病。他指醫學界對毒品的認識,皆是由濫用者的身心健康以至生命換取,直言「我哋寧願收唔到呢啲標本,愈收得多即係愈多濫用緊。」
記得年前警方國安處開始通緝「逃亡者」時,一些人還以為好威,自覺身價成「球」,十分得戚,又強作輕鬆,笑稱「你又拉我唔到,吹咩」。但過了一陣子,不安感開始襲來,當地警方亦以冷面相向,任其自生自滅,而香港親友又紛紛割席,十分慘情。我前文寫逃英的劉珈汶被網民偽造喊苦,滿面愁容說「英國佬會唔會交我哋出嚟㗎」,其實她憂慮的情況真的已發生,英警方最近叫她搬屋、避開公眾集會,並須噤聲,風險自理,姿態極之冷漠消極;另一通緝犯張晞晴亦大吐苦水,說在港家人避不聯絡,斷了六親。兩個通緝犯齊唱悲歌,逃亡生涯原是一場噩夢。 劉珈汶於2021年9月逃亡英國,現任亂港組織「香港民主委員會」(HKDC)高級幹事,警方國安處去年底向她發出通緝令。她月前向《美國之音》說,鄰居收到來自香港的舉報信,提及當局正懸紅100萬港元緝拿她。這其實很平常,卻令她極之不安,終日疑神疑鬼,於是要求英警方加強保護,但對方態度冷淡,一直未見積極行動。 最近她向英媒《衛報》透露,指該區警察局曾派警員與她會面,叫她「停止可能帶來風險的活動」,也應「避免參加公衆集會」,這等於要她自我約束;又有警員來電,指她經常向傳媒和國會議員「噏三噏四」,意思是,應「收吓聲啦」。 原來英警方3月時已要求她簽一份「諒解備忘錄」,建議她搬屋,並更改日常行程等,避免令自己處於險境。她本來以為警方會加強保護措施,誰知對方闊佬懶理,反而叫她匿藏避險,她條氣當然極之唔順,遂向英媒爆料。 心水清朋友分析她的遭遇,認為英警方態度冷漠,不只因為人手不足,案件太多,無暇兼顧,而叫對方自己顧自己,看來背後有政府高層一個方針,就是不想為了保護這批通緝犯,而刺激中方,避免在目前一片和風中挑起事端。在這政策下,執法當局自然不會積極回應反華鷹派所指的「跨境鎮壓」。 另一現象也說明這點,據BBC報道,工黨政府內政部近日披露,徵用來收容「要求庇護人士」的酒店,數目將會大減,由2023年的400間,減至少於210間。即是說,逃亡來英的「黑暴手足」,申請庇護將越來越困難。 除了劉珈汶,另一名逃英通緝犯張晞晴也大唱悲歌。她近日在國會一次聽證會上說,自己曾主動聯絡內政部,要求安排會議,聽取被懸紅港人的苦況,但有關官員從來沒有主動聯絡她,她惟有自己想辦法避險。 她又說,通緝令嚴重打擊她的社交生活,很多在港親友都與她斷絕來往,連居英的朋友也開始跟她保持距離,担心影響他們將來返港的機會。由此可見,被通缉的結果是「六親皆斷」,處境比坐監更悽涼。 這兩個逃亡者的「悲歌」告訴大家:他們當初以為被通緝威威水水,只是一時的天真想法,到陷入無援孤獨的困境,又為遲早被「送瘟神」而惶恐不安時,便知道做通緝犯是困在一座更大的監獄,絕不好玩。
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今天到北戴河看望慰問暑期休假專家,這意味中共啟動為期兩週的北戴河暑休,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內的高層赴北戴河休假式辦公,通常不會公開露面。 新華社報道,受習近平委託,蔡奇3日在北戴河看望暑期休假專家,代表黨中央、國務院向全國各條戰線、各個領域的廣大專家人才致以誠摯問候。 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石泰峰、國務委員諶貽琴參加看望。 新聞畫面顯示,今年有超過50名專家人才到北
美國政府宣布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,現就讀的國際生必須轉校。教育局長蔡若蓮昨出席一個電視節目時表示,本港8所資助大學在接到過千宗查詢中,已錄取逾60名來自美國不同大學的學生,分布在不同學科。她指,本部部分大學與哈佛大學簽署合作協議,學生在港修讀的課程,可作學分轉移。逾70%教學人員或教授非本地人就中美